奶粉行業近兩年經歷調整,政策拐點出現:受到海淘潮影響,國產奶粉行業價格體系受到嚴重沖擊,2014年行業銷售總額出現下滑。海淘產品消弱了龍頭產品市場份額,使市場集中度下降,加劇了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不信任度。海淘產品品質難以監控,無法得到質檢,增加了食品安全隱患。奶粉行業目前的發展態勢不符合政府規劃,預計一系列整頓措施即將出臺。奶粉配方注冊制、海淘規范化都將有利于國產奶粉龍頭企業。
全面二胎若放開將刺激奶粉需求,中性預測需求將增長10%:人口紅利拐點漸行漸近,或倒逼全面二胎放開政策,直接帶來奶粉需求的增長。若二胎政策再全面放開,預計中國生育高峰將再延續5~6年至2020年。以中性預期,全面二胎政策放開可提高生育率10%估算,2016-2020年,新增嬰兒數量將達到850萬,即平均每年170萬,對于嬰幼兒奶粉的總需求也將增加10%。 營銷模式隨時代變遷不斷演繹,未來能構建母嬰食品及服務生態圈的企業才能程度挖掘出消費者潛在需求及增強平臺的服務粘性,獨步武林:奶粉行業正在經歷從制造型向服務型轉化的過程。原有粗放型的銷售模式被更具服務化的O2O模式替代。奶粉的O2O模式有效激發線下與線上的互動功能,打造了消費者服務的閉環。
線下門店與消費者建立初步聯系、對產品進行詳細推介,線上網絡提供媽媽朋友圈、簡化購買流程。渠道革新仍在不斷推進,貝因美打造的“媽媽購”移動銷售平臺,進一步發揮了移動互聯網的發散功能,引進了朋友圈營銷的概念;同時打造的是開放式平臺,預備構建一個母嬰食品與用品的生態圈。
布局奶粉產業鏈相關投資標的正當時:
受到進口奶粉,國產奶粉經歷了兩年調整,企業業績大幅下滑,已到最差時刻。下半年行業將迎來轉機,政府有意整頓奶粉亂象,奶粉配方注冊制和針對海淘產品的打擊,將提高行業集中度,利好行業龍頭。“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也將加大嬰幼兒奶粉需求量。行業經歷了兩年價格戰,價格體系下降,已基本到位,企業也不愿意看到利潤更多的下滑。
我們的觀點:我們認為產品結構偏中端的企業受到價格沖擊較小,如貝因美、雅士利、伊利等,但渠道革新、加強消費者服務才是增強企業長期競爭力的關鍵,目前看,合生元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模式已是成熟的商業模式,貝因美渠道革新將在O2O基礎上賦予更廣泛的移動互聯技術也值得期待。提前布局精細化渠道者將贏得先機。
風險提示:國產奶粉食品安全風險導致業績低于預期風險,政策出臺延遲導致行業恢復低于預期進度風險,經濟及投資環境的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