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懷孕時,歡喜的同時,又害怕胎兒的營養(yǎng)不足,所以媽媽們加大了營養(yǎng)的需求,然而,孕婦保健到底該如何去做?如何補充營養(yǎng)的需求?準媽媽對這些知道多少呢?
孕婦的營養(yǎng)吸收其實是有標準和要求的,不像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那樣,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下也要吃,這就適得其反了。遵循規(guī)律才能更有效更科學的確保媽媽和胎兒的健康。
熱量:比非孕婦高25% ,在一般情況下,孕婦每日約需11720 千焦(2800 千卡)。碳水化合物是熱量的主要來源,平均每日0.4~ 0.45 千克。
蛋白質:一般婦女平均每天需蛋白質約60克,當懷孕4~6個月時,每日增加15克,7~9個月時每日增加25克。在增加蛋白質攝入量的同時,還要注意提高蛋白質的質量,多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如果膳食中蛋白質供應不能滿足孕婦的需要,易使孕婦體力衰弱,胎兒生長緩慢,產(chǎn)后體力恢復遲緩、乳汁稀少,對母子身體都有不良影響。
脂肪:脂肪類食物可供給人體需要的磷脂和必需的脂肪酸,孕婦所需脂肪約占總熱量的25%。
礦物質:我國孕婦鈣的供給量標準為,4~6個月時為600毫克/日,7~9個月時為1500毫克/日。對孕婦鐵的供給量標準為18毫克/日,比一般人多3毫克/日。
維生素:孕婦對維生素的需要量要比平時高,因為其充足與否與孕婦發(fā)病率、流產(chǎn)、早產(chǎn)等都有關系。例如,維生素d ,每日應供給400~800國際單位;維生素b1的供給量應比正常時增加0.6毫克。維生素c每日供給量應比正常時增加20毫克。
水與纖維素:為使孕婦能排出體內廢物,每日應多飲水。為防止便秘,孕婦應適當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