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營養品成剛需
據2018年數據統計我國兔唇兒突破170萬,每年嬰幼兒神經管畸形發病率在萬分之5。這個數字已經引發政府的高度關注,他們要求醫院系統在給孕婦做檢查的時候,強制某些營養的攝入,比如葉酸,通過這些年的教育,在城市孕婦群里已經是個常識。
在這樣的氛圍下,孕婦在懷孕期間,對自身營養攝入非常重視,孕婦營養的攝入會直接體現在孩子大腦發育是否成熟、身體發育是否發生畸形等等。特別孕早期是胎兒發育的重要階段,很多孕婦會通過一些營養品、復合維生素來補充葉酸、DHA、維生素來預防降低神經管畸形、胎兒唇裂發病率和促進胎兒大腦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素。
隨著新一代人群步入適育年齡,85、90后成為了母嬰市場的主要占據力量。媽媽們的知識儲備在不斷提升,獲取知識的渠道更為多樣化,為降低胎兒發育不完善的發病率,越來越多的媽媽在孕婦營養方面投入更多的支出。
根據《2019孕產行業消費者洞察及品類發展趨勢報告》所示,我們能夠了解到,在孕婦群體中,80前群體在營養品上的購買占比非常微弱,反而85后、90后群體對于營養品品類更加青睞,成為了主要消費群體,購買力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
近幾年孕婦營養品在市場上占據的份額在逐漸提升,孕婦營養的攝入渠道也不僅僅限于營養品品類。孕婦奶粉在在孕嬰市場上也占據不小的份額,孕婦奶粉在營養成分上相對比較全面,包含了葉酸、鈣、鐵、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元素。
經《中國母嬰實體店奶粉類銷售數據報告》所知,母嬰實體店孕期奶粉平均每月消費人民幣369元,即折算成奶粉1.7罐。嬰兒配方奶粉月平均消費人民幣785元,按均售價213元,折算成奶粉4.1罐。孕期奶粉的消費占比嬰幼兒配方奶粉占比約40%。在母嬰市場上,孕期奶粉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孕婦經濟呈井噴態勢
二胎政策的實施,為母嬰市場注入了新的消費力量。二胎寶媽比一胎寶媽更需要補充營養,營養品消費不斷增加,購買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新生代孕媽消費更個性化,她們的需求不僅限于營養品類別,還包括其他細分類孕婦產品。
我們在逛母嬰店的時候不難發現,從前的母嬰店以嬰幼兒奶粉為主要經營業務,孕婦類產品微乎其微,看到最多的是孕婦裝、吸奶器等剛需商品。但是近些年來,母嬰店排面結構上孕婦類產品種類在默默發生變化——層出不窮的孕婦奶粉、孕婦營養品、孕婦保健品和孕婦護膚等等,逐漸占據更多的貨架。
一個寶寶的出生,對應就有一個孕婦市場。據統計我國2018年新生兒出生總數為1500萬,在2018年就有1500萬個孕產婦。如此龐大的孕產婦群體同樣可以作為獨立的消費群體發展母嬰市場,“孕婦經濟”將會是推動母嬰市場的新的助力。
抓住“負一歲”——孕媽群體
提到孕婦經濟,“谷子孕嬰”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其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原母嬰品牌,就是因為抓住了“負一歲”——孕媽群體。
谷子對客戶群體的開發從女性知道自己是孕婦的時刻就開始切入——在醫院的孕產候診室對孕媽們發放直投雜志,既能夠幫助孕婦了解專業的孕產知識,又對其進行了“品牌教育”。在懷孕到生產的這個階段就已經引進了大量的客戶群體。谷子在商品結構上僅僅孕婦裝就占據25%的門店面積,并且還會針對孕期媽媽舉辦賽事活動,品牌宣傳深入人心。
惠氏和美贊臣都是在醫務行業從業近一個世紀的品牌企業,惠氏致力于醫藥和保健品,美贊臣則致力于營養品的研發。他們為何在眾多行業中選擇孕嬰行業,并能在行業中占據地位?惠氏和美贊臣憑借在醫務行業多年從業的經驗,深耕醫務渠道。孕婦們在懷孕初期最先接觸的人群是醫生,基本的孕期知識來源于醫院。所以孕婦們更加信賴醫務人員,因此惠氏和美贊臣抓住了孕嬰產業的商機。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母嬰市場,隨著市場飽和度不斷攀升,行業競爭加劇,母嬰生意也越來越難做。母嬰品牌和母嬰店如果延長消費生命周期,從0-3歲,前移至“負一歲”,勢必會在孕婦經濟時代切下一塊“蛋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向母嬰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