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原材料上漲,用工成本上漲,以及歐美進口標準的不斷提升,這一系列的阻礙,是我國玩具出口企業屢屢受阻,一度進入發展的寒冬時節。尤其是對于玩具出口占全國玩具出口總額半壁江山的廣東玩企來說,今年更是雪上加霜。面對如此市場景象,無奈的珠三角玩具只能被迫裁員,在夾縫中求生存。
在夾縫中求生存,大企業由于自身實力雄厚,在經歷提價、裁員等一系列挽救措施之后,尚能在市場上勉強維持著。而對于一些能力較弱的小公司,這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們大部分也只有選擇倒閉。
與此同時,還出現了另外一個現象。訂單有向廣東省以外的地區或其他國家轉移的跡象。東莞玩具業部分訂單正在向東南亞、還有湖南等內陸轉移,很多企業也欲把工廠轉移。
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就會問,玩具企業的出路在何方?很多人的回答是從外銷轉向內銷。一些知名的業內專家表示,這在目前是一個可行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轉向內銷的同時,企業需注意了,文化因素是未來取勝的王牌。在做內銷之時,把握住中國的文化是很關鍵的,抓住中國人玩具消費觀也很關鍵。
在玩具企業發展不景氣的今天,出口轉內銷是玩企面對競爭及經濟壓力下的一個權宜之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玩企一定可以重新雄起,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