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回答農業供給側改革問題時指出要提升國產牛奶地位,并表示國人到國外搶購奶粉,是中國乳業的恥辱。隨著國家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并推出多項政策監督、指導奶粉行業發展,未來國產奶粉能否離開恥辱柱,迎來快速發展?
國產奶粉困境聚焦
自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后,國產奶粉一直未恢復元氣,相反國外奶粉卻不斷得到發展。除了國人到海外搶購奶粉之外,中國進口奶粉銷量不斷上升,也加劇了國產奶粉的生存危機。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奶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奶粉市場中,國產奶粉占據45%的市場份額,進口奶粉品牌占據55%的市場份額,其中城市高端奶粉市場70%以上由國外品牌控制。2008年到2014年,我國進口奶粉由14萬噸激增至2014年的105萬噸,其中,進口嬰幼兒奶粉市場迅速發展。2015年我國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達到17.5972萬噸,較2014年的12.1萬噸增加5.5萬噸,同比增長45%,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值達到24.71億美元,同比增長59.5%。
消費者對其不再抱有信心,是國產奶粉市場疲軟的重要因素。因此,未來國產奶粉繼續發展,需要從增強產品品質、重塑品牌形象與擴大市場三方面入手。
國產奶粉反攻進口品牌策略
基于上述三大方向,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進行改善與提高:首先,奶粉企業順應供給側改革政策號召,關閉小、散奶源地,建立規模化大型牧場,確保奶源安全;
其次,奶企需要加強對代工廠的控制,確保奶粉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未來收購代工廠、或自建工廠將成為發展趨勢;
最后是市場環節,奶企需要積極深耕電商平臺,借互聯網擴大銷售與影響力,同時進行渠道下沉,發力進口洋品牌尚未攻克的三四線以及廣大農村市場,以不斷提高市場份額。
國產奶粉前景展望
雖然奶粉行業還存在諸多瓶頸尚未解決,但在政策力挺、國內奶粉市場趨向良好的局面下,國產奶粉將在未來幾年迎來較好的發展機會。一方面,國家出臺并落實全面二胎政策后,中國將迎來第二輪“嬰兒潮”,嬰幼兒配方奶粉將有及其廣闊的發展空間,預計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規模可由2013年的600億元,在3年內迅速升至1000億元。